同学们好!这里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云上翔宇课堂”之“讲述淮安历史名人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这是对中华文明根本属性的深刻思考和精辟总结,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重要指导。中国绘画蕴藏着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元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淮安著名画家“边寿民”。
鸿雁入画,由来已久,历代的诗人、画家留下了许多表现鸿雁飞、鸣、食、宿的作品。清代有一位以芦雁自命、以画芦雁名世的画家,人称“边芦雁”。
他就是清朝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边寿民。初名维祺,字颐公,又字渐僧、墨仙,号苇间居士,淮安府山阳人(今淮安市淮安区)。
山阳边氏是世代书香之家,但边寿民的祖与父都无功名,属于寒门。边寿民自幼聪颖,爱好诗文书画。虽被皇帝赏识,却无心做官,终身寄情于山水诗画之间。善画花鸟、蔬果和山水,尤以画芦雁驰名江淮,故人称“边芦雁”。
因爱慕芦雁,便远离市井繁闹,寄居在四面环水的芦苇滩上,因此,也被人们称为“苇间居士”。在长期的接触观察中,他对鸿雁的形体、动作、情态、习性,了如指掌,画起芦雁来得心应手,出神入化。他用泼墨法写芦雁,洒丽生动,飞鸣宿食,曲尽其态,各得神趣。又用墨竹法写芦雁,浓淡、枯润、疏密兼而有之,多以赭墨绘滩头、芦苇,雅淡有致。边寿民仅用寥寥数笔,便能尽显芦雁的千姿百态,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给人以美的感受和启迪。后来也有擅长芦雁的画家,如薛怀、程璋等人,皆仿“苇间居士大意”,可见边寿民对后世影响之深。
边寿民的传世作品现珍藏于山东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的《晴沙集影图》是边寿民的代表作。图上仅绘芦苇丛边二雁,悠闲宁静,姿态生动自然。用笔洗练娴熟,墨色深浅把握自如,反映了画家长期与雁朝夕相对,观察入微,从而达到了“目与心会,画与神契”的意境。
边寿民自己曾说过的:“自度前身是鸿雁,悲秋又爱绘秋声。”他用一辈子来达到“雁我两忘”的境界。郑板桥赞扬:“画雁分明见雁鸣,缣缃飒飒获芦声。笔头何限秋风冷,尽是关山别离情”。
同学们,绘画作为一门高雅的艺术,不仅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还能提高审美素养。我们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提高对中国历代绘画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接续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学术传统,做好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