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淮安历史名人故事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十:探花夏曰瑚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8-14 浏览次数:10

同学们好!这里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云上翔宇课堂”之“讲述淮安历史名人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今天的主题是《探花夏曰瑚》。

“生命与其说是一种状态,不如说是一种过程,美好生活的本质是对消极、惰性和死亡的蔑视。”今天我们就来通过夏曰瑚的故事来体悟得失观,学着理解和热爱这个世界中的所有。夏曰瑚,明代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明崇祯四年探花及第。之后,留京在翰林院任编修,由于学识渊博,博古通今,忠于职守,深得皇帝宠爱,著有《礼记提纲》。

崇祯七年,为表彰夏曰瑚功绩,明思宗朱由检以京甲一号、京甲二号诰封其亲属。诰封中对夏曰瑚也给予很高评价:“尔翰林编修夏曰瑚,器姿弘达,蕴藉深醇,专经之名,冠绝乡国,万言之对,鼎荐轩墀尔乃。”如此可见夏曰瑚当时在京城以及家乡的盛誉。

在京任职后不久,夏曰瑚因病回乡休养,仕途正盛却突遭变故,这一生命的转折并未让其郁郁寡欢。在此期间,他遍游淮安名胜故地,曾在河下文楼留下一副佳联“文友文心文趣,宜茶宜酒宜诗”。在萧湖之滨修建恢台园,他饮酒赋诗,自得其乐,留下诗作:“傍水成幽筑,诛茅得草堂。所期垂钓处,俨似浣花庄。杨柳月初上,薜萝风正凉。何能谢缨冕,读《易》濯沧浪。”诗中将恢台园比作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的草堂,表达自己甘心辞官,同时诗中以读《易经》、濯沧浪之水为乐,表现出夏曰瑚本人高洁的志趣。崇祯十年举行全国会试,夏曰瑚担任房师,突患恶性痢疾,不久竟卒于考场,时年35岁。

纵观夏曰瑚的一生,就像烟花一样,绚丽而短暂,留给世人无限遐想。夏曰瑚的一生看似短暂,却留给我们“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少年当有凌云志”的豪情、“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气节,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生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好风凭借力,正是扬帆时。在新时代的今天,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得失观,正己修身、自强不息,书写出属于自己的青春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