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从教育部办公厅传来喜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近年来,马院直属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学校党委关心和支持下,着力打造“七个有力”党支部,努力锻造“伟人引领 红润匠心”铸魂育人坚强战斗堡垒,以高质量党建带动思政育人高质量发展。
强化制度规范 引领党员有力
高效建章立制,依法治院有章可循。学校党委定期开展专题会议研究马院工作,党委书记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坚持依法治校,推动马院高质量发展。马院直属党支部集体研讨,凝练“修心守正 一马当先”院训、设计院徽,凝聚共识;先后制定完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工作职责》《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职责》《马克思主义学院“三重一大”制度》等10多项规章制度,保证规范管理,强化激励,运行有序。
突出政治引领,党员教育扎实有效。马院直属党支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校领导、马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面向全体教师党员开设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要”标准,依托校地共建“大思政课”育人基地,开发“伟人引领我前行”实境课堂,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五德教育馆、恩来干部学院、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淮安市党史陈列馆等红色基地,开展“师生同学党史 奋斗激扬青春”“学习恩来精神 弘扬传统美德”“清明追忆伟人 感悟信仰力量”“廉洁教育过五关”等主题活动,缅怀伟人丰功伟绩,弘扬恩来精神,激励教师踔厉奋发。
彰显先锋意识 管理党员有力
为教师“充电”“赋能”,激励争先进位。支部通过常态化听课巡课、定期化访谈座谈,了解教师需求;分课程集体磨课、“老带新”传帮带、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榜样示范课、邀请专家指导等,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以“我和我的祖国”歌曲快闪、“学习弘扬周恩来‘六个杰出楷模’”等特色党日活动,鼓舞教师奋斗精神;评选部门先进个人、增加考核绩效等激励教师;以“读史明智”社团等兴趣化活动丰富教师生活。
发挥模范作用,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一是站好三尺讲台主阵地。党委书记为全校新生上开学第一课,带头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和“形势政策”课,感悟思想伟力;党员教师带头实施沉浸式、融合式等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改革,获得省思政类教学比赛国家级奖项1项、省一等奖7项、省二等奖5项、省三等奖3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课被15所高校引用。二是潜心科研服务教学。主持江苏省教育厅等课题10余项,完成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发表相关论文近50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社科联等奖项4项,2022年获得江苏省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人,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1人,入选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1人。三是担任“理论导师”助学生成才。对接9个二级学院学生党支部,担任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指导教师,开展主题讲座,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沟通心灵、启智成长。
聚焦“一融双高” 组织师生有力
坚持“一融双高”,服务学校“双高”和高质量发展。把党政工作融为一体,以党员先锋骨干为引领,开展有组织教学和科研。一是组建5个教学团队。由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师德标兵等担任“思想道德与法治”等5个教研室主任,配备党员教学秘书,以高度责任感组织集体备课,把好质量关,以教学比赛为抓手,培育省级思政教学骨干和教学名师,形成梯队式教学团队。二是组建3个科研团队。梳理3700多人大思政课问卷查摆出的问题,集体攻关“大思政课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课程思政建设”“思政网络育人”等关键问题,以省级项目为抓手,把改革经验上升为理论。三是组建“项目式”攻坚团队。围绕教育部精品工作项目、样板支部申报等重大项目开展集体攻关,凝练“‘恩来清廉园’红色文化”育人经验,提升了学校育人影响力和辐射力。
强化思想引领 凝聚师生有力
强化思想引领,助力课程思政守好责任田。一是固定专业,增强育人针对性。教师在相对固定的专业班级长期教学,专注研究专业特点,使思政课教学与专业特点有机地融为一体,授课更有专业的针对性。二是立足地情校情和行业特点,开发课程思政指导罗盘。设计开发了涵盖“四史”记忆、“周恩来精神”“三创精神”等八大模块的课程思政指导体系,为全校专业课教师挖掘并融入包括红色精神在内的思政元素,提供宏观指导。三是制度创新,思政课教师挂职二级学院副院长。发挥专业优势,派遣5名“师德标兵”“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为代表的优秀思政课教师,协助二级学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合力构建思政元素矩阵,开展课程建设和课题研究,将红色精神水乳交融地渗透到各专业课程教学中,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协同共振,同向同行育人。
拓宽理论阵地 宣传师生有力
开发数字文化资源,发挥高校理论优势,扩大思想引领力。一是拓宽全媒体育人矩阵。挖掘淮安红色文化资源,由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党员拍摄系列微视频,形成特色数字化资源,20期“周恩来少年故事”、46期“宣讲党的精神谱系 献礼党的二十大”、22期“学生微讲党的二十大”、8期“民族团结一家亲 喜迎党的二十大”、18期“讲述革命英雄故事,赓续淮安红色血脉”,12期“习语淮扬”理论微宣讲,在“两微两群一抖一平台”(学校微信公众号、马院“云上翔宇”公众号、班级微信群和QQ群、在线思政课程平台和抖音)等渠道,为青年学生成长提供持续精神给养。二是牵头淮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促进思政教育循序上升、螺旋发展。三是创建淮安市“习语淮扬”理论宣讲基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作为淮安市理论宣传联盟成员单位,支部委派6位骨干老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阵地,积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宣传宣讲。2024年筹建“周恩来崇高精神风范”“中医药文化”“法治青春”等9支小分队,深入基层社区等宣讲,确保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守清廉底线 监督党员有力
常态化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纪教育的指示精神,定期开展思想、作风、纪律、制度全方面教育和监督,确保教师对党和教育事业的忠诚,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党支部委员会会议议事规则》等制度,利用党员大会、党员会议、党课学习等形式,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多次重温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并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坚持师德为先,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站好课堂这一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与管理,突出政治站位和正面思想舆论引导功能,形成了支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建设幸福马院 服务师生有力
马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兼任分工会主席,发挥分工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学校和支部的发展献计献策;教职工代表大会反馈师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并督促解决;坚持深入一线、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为教师排忧解难,支持教职工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全力做好后勤保障,专项经费支出达9万余元;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在生活、思想、教学和科研方面全方位帮助其顺利转变角色、勇创佳绩;为青年教师搭建教科研基础平台,新进青年教师支持或者参与科研项目立项率近95%,教学比赛参赛率和获奖率达50%;设置奖励机制,在评优评先中向获奖教师倾斜,激励教师奋勇争先;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关心爱护家庭有变故的教师,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马院教师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节节攀升。
支部特色做法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号》全文转载“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与地方法院签署法治教育合作共建协议”,《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报道了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3+2+1’一体化改革创新”育人经验,《新华日报》先后刊登了“云上翔宇课堂推动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善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 上好新时代大思政课”等报道,扩大了学校影响力。
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将以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新起点,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持续引领思政育人高质量发展,样板支部建设形成品牌效应,建设成为马院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成为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的战斗堡垒,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