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字如其人”,通过周恩来的这一幅幅书法作品,今天我带大家来看看童年周恩来是如何练字的。
“五岁从母教,明年入家塾”,童年周恩来在两位母亲的教养和私塾教育下,接受了良好的启蒙教育。他儿时就喜爱书法,练习书法十分刻苦,每日练习100个大字,从未间断。一个下大雪的冬天,表妹万怀芝不慎弄翻了火炉,一时间炭火纷飞,致使他写错第98个字,周恩来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从头再写,直到把100个大字一字不错地写完。
两位母亲去世后,周恩来带着两个年幼的弟弟返回驸马巷的周家老宅。由于家境困难,请不起私塾先生,周恩来只能在表舅龚荫荪的家塾里寄读。和周恩来一起读书的还有几个小伙伴,在那时,周恩来在同辈中,字写得好就是出了名的。
龚荫荪请的私塾周先生是个落第秀才,学识很好,人也比较开明。他通过观察发现周恩来读书也与旁人不同,他能独立思考问题,善于慎思明辨,有自己的见地。这在他多年所教过的学生中实属罕见。同时,他发现周恩来的书法沿袭家传,世代习颜体,一个11岁的少年已能悬臂挥洒,颇有豪迈不羁之态,颜体书法已有了相当深厚的功底。
周先生有意提升周恩来的书法功底,他建议周恩来再从魏碑开始练习,因为“楷法莫习唐以后碑,而应上学六朝,尤以魏碑为佳。”魏碑多出于民间书家之手,体势在开张中有聚散,用笔在遒劲中见姿媚,豪放恣肆,多有创新。他见周恩来愿意接受其意见后,便又向周恩来讲述圆笔与方笔在运笔上的区别,还当场展开宣纸,提笔作了示范。这让周恩来大开眼界,明白了自己先前的习字,不过是照葫芦画瓢,写的虽像,却拘谨于笔墨,自己也不能出新。
自此之后,周恩来习字更加用功、用心。他临习魏碑,每天早上必写100个大字,晚上必写100个小字。为了把字练好,常常黎明即起,夜不入眠,站在书桌前,悬肘握笔,勤学苦练,持之以恒。久而久之终于练就了一手柔中有刚的字体,兼有魏碑的刚劲和颜体的雄浑,有了自己的风格和书体:清朗丰润,雄浑朴茂,熔魏颜于一炉,于平稳出险峻。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亲手拟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送请周恩来书写并称赞其书法精湛,清逸之中显苍劲;运墨庄重,稳健内外透神韵,字体独具风采,书品如人品。
以其字,见其人,写其心。新时代的青年们,我们应当以童年周恩来为榜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坚持不懈,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中提升才干,为青春书写最美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