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好,这里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云上翔宇课堂”之“讲述革命英雄故事,赓续淮安红色血脉”,今天的主题是《盘肠大战英雄——朱启勋》
在涟水县成集镇,有一个叫杰勋村的地方,也许您并不知道,这个普普通通的村名,却包含了两位英雄的名字——朱启勋和朱启杰,寄托着当地百姓对革命英烈的无尽怀念。
抗日战争期间,成集镇是淮海地区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之一,被誉为“苏北小延安”。朱启勋,原成集镇朱南荡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朱启勋和堂弟朱启宇、堂妹朱启杰联络一批进步青年到处奔走呼号,宣传抗日。1938年初,他们发起成立苏北抗日同盟总会的第一个支会——涟水县抗日同盟会成集支会,广泛开展宣传、组织、武装民众的工作。
1939年6月,朱启勋参加由淮阴、淮安、涟水三县抗日武装在成集合编为的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任二营营长,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随着党领导的群众抗日武装的建立和发展壮大,来往于朱南荡这个联络中心的革命同志更是川流不息。朱启勋家每天都要接待十几人,甚至几十人,为了保证游击队和地下党同志的正常活动,朱启勋和他的堂弟朱启宇除千方百计地供给粮饷外,还出卖土地200多亩,为游击队购买枪支弹药。朱启勋和朱南荡一带人民的抗日活动,遭到了敌、伪、顽的忌恨,他们对朱南荡进行了频繁的“扫荡”,朱启勋、朱启宇两家也三次被抄、被烧。他们两次打退顽军千余人对朱南荡的围攻。
在一次清除日军宿迁陆集中心据点的战斗中,朱启勋不幸右腹中弹,但他并未停止战斗。他本能地把右手插在腰带里捂住伤口,用左手向敌人继续射击,在接连击毙几个敌人后,吓得一群尾追之敌不敢逼近。他随即率领队伍突围,当忍着剧痛翻过墙头时,由于腹部伤口太大,加之用力过猛,肠子流了出来,他一手捂着露出来的肠子,一手持枪还击,最后倒在血泊之中,不幸牺牲,年仅33岁。
朱启勋烈士盘肠大战的英雄事迹,像一股雄风,震撼着淮海大地,鼓舞和激励着淮海军民的抗日士气,他虽然壮烈地牺牲了,但他的革命精神永存。
“血膏淮海之原野,鬼厉万夫而为雄,诚吾党之健者……其年英,其战果,其死烈,虽太行山上左将军殆相同。”时任淮海行署主任的李一氓在悼词中对朱启勋给予高度评价。
如今,虽然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英雄的故事不该被遗忘。广大青年要从中读懂朱启勋英烈坚定的如磐初心,感受他崇高的革命精神,从中汲取奋进不息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