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党的精神谱系,献礼党的二十大”之二:遵义会议精神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6-06 浏览次数:320


同学们好,这里是淮安高职院校“宣讲‘党的精神谱系’ 喜迎‘党的二十大’”接力讲第五站。今天的主题是遵义会议。

1933年9月,蒋介石调动约100万军队,向全国苏区发动猖狂进攻,第五次反“围剿”战役正式打响。由于王明、博古“左倾”路线的影响,使红军遭到严重削弱。1934年10月10日夜间,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率领红军8.6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在湘江遭遇敌人重兵阻截,苦战后强渡湘江,但自身也遭受重大损失,由8万多人锐减至3万多人。红军向何处去?中国革命向何处去?这些问题摆在了每一个红军指战员面前。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朱德、陈云、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王稼祥、刘伯承、彭德怀、邓小平等参加会议,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及其翻译伍修权列席会议。

会上,周恩来就军事问题作报告,指出军事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的战略战术错误;张闻天比较系统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失误;毛泽东对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评,并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和今后在军事上应采取的方针。王稼祥、朱德、刘少奇等多数同志也相继发言,同意毛泽东、张闻天提出的意见。

会议选举毛泽东同志为常委,指定张闻天同志起草决议。常委中进行适当分工,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它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同学们,遵义会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结果,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实践。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从那之后,我们就懂得要自己想问题……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我们要发扬遵义会议精神,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推进自我革命,不断纯洁党的思想、纯洁党的组织、纯洁党的作风、纯洁党的肌体,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