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清正廉洁的周恩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周恩来总理身居高位,但从不搞特殊化,一生清正廉洁,凡要求党员和群众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
我们从周恩来工作生活中的三个瞬间感悟他的清正廉洁。
一、1943年3月18日,周恩来农历45岁生日。南方局的同志决定“热闹一下”,准备好瓜子、水果和糕点,想给忙碌中的周恩来一个惊喜。可大家一等再等,就是不见周恩来下楼。
为了不让请他的同志为难,周恩来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请把这些茶点留给加夜班的同志吧!”
后来,周恩来只让厨房为他做了一碗普通挂面作为纪念。吃过面条,他再次开始繁忙的工作,一干又是几个小时。
当晚,他写下《我的修养要则》,对自己提出了严格要求:加紧学习,努力工作,坚持原则,向群众学习。
二、周恩来对家乡淮安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自从他12岁离开家乡一直到离世都没有回乡。
革命胜利了,为何不回家乡看看?周恩来有着自己的担心:“现在不能回去,一回去就找麻烦,亲戚们全找来了,我满足不了他们。”
听闻家乡人要为他重修祖居祖坟,1953年2月,他委托中央办公厅干部转告淮安县政府“三点意见”,表明自己的态度:
对自己童年时有监护之恩的八婶的生活费,今后由“周恩来本人每月汇寄”,“再不要政府照顾了”。
他说祖坟要平掉,遗骨“装入罐中深埋”,把土地交生产队使用;驸马巷的房子不准修,不准让人参观,更不准宣扬他出生的那间房子,凡已有住户者,不准让人搬家。
三、1958年1月,周恩来到杭州视察,随身带着自己的枕巾、棉褥子、床单、被子。
被子洗得已经泛白,枕巾用了又用,中间已经破损,周恩来就把破了的地方剪掉、两端重新缝上继续用。
浙江省警卫处的同志实在看不下去,就趁他去开会的机会从后勤部门领了一条新枕巾给换上了。
周恩来开会回来后发现换了新枕巾,就对浙江省警卫处的同志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即使以后富裕了,也不能丢了这个光荣传统。
他坦率地说,六七亿人口的中国就一个总理,再穷也不缺那几身新衣服,但问题不是缺不缺衣服,我这样做不光是一个人的事,而且是提倡节俭、不要追求享受,提倡大家保持艰苦奋斗的共产党人本色。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周恩来一生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德的集中写照,永远为后世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