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篇文章,标题为《只有研究真问题才能做出真学问!》,尽管文章的内容是关于对科学研究的思考,但是其中的观点对于我们思考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非常有启发。现摘录文中的一段话分享给大家:
“学术研究中的真问题,一是要涉及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机理、规律等);二是尚未得到解决;三是研究其有意义,即能推动人类探索未知进而求索真理,并(或)能促进人类社会发展”。
“有些学者热衷于从文献中绞尽脑汁找问题,即使找到了所谓的问题,也不一定是真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文献中的认知已落后,甚至可能出现研究方向错误,遗留下来的问题根本是子虚乌有,对此进行研究只会浪费时间;另一方面,许多文献中存在或提出的问题大都是鸡毛蒜皮、可有可无的问题,研究之价值轻如鸿毛”。
这两段话让我联想到当前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些现象,对照上述的观点还是有很多的可以“对号入座”的地方。比如,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研究生选题、开题(这里主要指的是硕士,博士我个人没有发言权,我带不了博士),我也浏览过众多学校、其中不乏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有博士点的学校的学生选题,真正具有“问题意识”、以“问题导向”来指导学生进行选题的真的不多;一些选题看似也有问题意识,但这些所谓的“问题”,既不是来自于实践的调研,也有不少是真的就像文中上述观点中所指出的来自文献的“虚问题、假问题”;有些问题看起来很高大上,其实也是真的“假问题”。有些研究生论文在论述的过程中搞得相当的复杂,又是量化分析、又是引经据典,其实许多的问题往往是不证自明的大白话,这种研究纯属于“完成任务”但事实上就是“浪费资源、浪费时间”。而真正碰到现实问题的时候,都是采取回避的态度,我之前在推送的文章讲到过的一直令我耿耿于怀的,就是我在指导学生选择了一个想探索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问题的题目反而被否定掉了,最后只能选择比较保险的、中规中矩的题目来做,试想做这样的选题有意义吗?能鼓励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吗?真正的问题应当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现实中的问题。那么为什么大家不愿意去做呢?因为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不经过调查研究是没办法深入进行研究的、做不出来的;另外这些现实问题大多都是期刊、杂志、报刊不愿意或者本来就不想发的东西,对于有文章需求的教师当然不会选择此类“既费力又得不到好处”的事儿。
当前,全国掀起了一股“思政课建设的高潮”。客观地讲,我个人在从业的三十多年的职业经历中,从未感受过或体验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前所未有的支持。这种支持绝不仅仅停留在文件层面,而是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可以说是“真金白银”的支持。按理说,在这样大的力度支持下,对于多少年来积攒下来的问题能够有一个很好地解决问题的环境了。但是从现实来看,大多数人的关注点在哪里呢?力争学科突破(博士学科、至少是获得硕士一级学科的突破)、在更高级别的期刊上多发两篇文章、能够借助国家对于思政课建设的倾斜政策来申报项目、申报一流课程、申报教学成果奖、参加各种讲课竞赛或教学展示,因为上述这些指标都是学校、学院、学科发展所需要的显性指标,于公于私都有极大的动力,但是这与党和国家重视思政课建设的初衷吻合吗?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就是以解决实践问题为主要特征,就像一名辅导员,把精力放在申报项目、发表论文而不是做好育人的本质工作,那真的就是“本末倒置”;只有在做好育人实践的基础上,将一些个案性的问题积累上升为规律性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研究,这样的问题才会是真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才具有针对性。我还是想请大家认真学习阅读一下文首提到的那篇文章《只有研究真问题才能做出真学问!》(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14785.html,来自来自秦四清科学网博客)。
由此我也在思考,仅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都是必要的,但做根本的一条就是不要做表现文章、不要研究虚假、事实上没有意义的问题。我们学校党委书记曾经讲过一个思路:对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来讲,要建设好思政课,多发一两篇文章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要把教师的精力引导到研究思政课教学的真问题上。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为什么学生就是不喜欢上思政课(这与我们在媒体上展现出来的学生的思政课的热情是不同的,学生所谓的喜欢,可能会受各种各样现实的因素或诱因决定的,只有那些能够真正打动学生心灵、真正能够解决学生思想困惑的课程,才有可能引起学生的真正的兴趣)?二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的发问和提出的问题?这样的问题的研究,如果能够下功夫真正做成教学案例、能够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育人成效的话,尽管发不了文章,但是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教学、学术方面的专家进行鉴定,如果确有理论或实践价值的话,在我们学校教师评职称的时候是可以顶相关论文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引导教师研究真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问题应当来自何处?我个人的体会应当是来自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试想一名从来不给本科生上思政课、没有经历过各种不同层次学校学生、教师对于思政课的不同态度,基本不了解当下思政课面向对象的具体情况,仅仅凭自己的过去的经验、观念,按照学术报告或者给博士生、硕士生上课的思路和模式,他所申报的“一流课程”、他所做的教改关注的问题、他关于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办法等等,看起来很高大上,时不时能够在“名刊上”、被人邀请四处讲座,这些东西对思政课一线的教学到底有多大的帮助,来自一线的思政课教师“心知肚明”,真正检验的标准是非专业的学生对于思政课“接受不接受”“喜欢不喜欢”的态度。我们当下针对思政课研究的文章,大多是用了自己的话语而学生根本不接受的话语,就像思政课的课堂上,不少教师动辄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著作的原话,似乎一段一段的原著,可以体现教师的理论功底,但是学生内心有一心结——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只有真正来源于思政课教学实践,从历史的到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才能真正感悟到学生究竟需要的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化是要能够接地气的。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思考的人类的原问题、本质问题,因此,他们的著作、他们的论证都是理论性极强、逻辑关系极其严密的,真正能够读懂马恩经典原著的人究竟有多少?我当年在政教专业学习的时候。也可能是自己资质愚笨,对于大多数原著的内涵以及形成的背景,基本上是懵懵懂懂的过来的,尤其是恩格斯的著作绝大多数看不懂。试想在我们的思政课课堂上,面对毫无专业训练底子的、本身也并没有像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论述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普通学生,他就是需要懂得一个道理即可,并不需要搞得纯粹理论性,学生给你听不懂老师究竟想要表达或表述什么的时候,你想他对跟随你的思路继续学习吗?结局就只剩下教师的“独角戏”了。
我有时在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面对近似于文盲的工农大众的时候,理论家们讲得却是普通的道理而并非是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信众听明白从而相信。我们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在如何写有用的文章、如何将让别人听的明白的故事下功夫,这样我们的课程才不至于表面上显得“高大上”,但事实上在“打动人”、在“入脑入心”方面效果比较差。我们不能仅仅凭个别学生的“表态”就断言那些长期困扰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就这么轻易地被破解了,效果出奇的好,因为在媒体上都是“表功的”、“分享经验的”,但是少有一些“反思”和总结教训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