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翔宇课堂”之一:不忘初心的周恩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3-01 浏览次数:425


 

3月5日周恩来诞辰日即将来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开展以“学习周恩来‘六个杰出楷模’”为主题的党日活动,也是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的“云上翔宇课堂”。

思政课教师分别组成12支队伍,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杰出楷模”内涵,从周恩来12个侧面的感人故事分别展开讲述,以小见大、夹叙夹议、娓娓道来,展示他的崇高精神品质和完美人格风范。

学校官微将分12期发布系列视频,希望能够以周恩来总理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感召和哺育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苏食青年。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不忘初心的周恩来

1898年,周恩来出生于一个破产的封建家庭。家与国的双重衰败,给了他深刻的生命感受和历史记忆。

1910年春天,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求学。老师问:“读书是为了什么?”学生中有的说,是为了帮父母记账;有的说,是为了谋个人的前途……而周恩来则出人意料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 周恩来从小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而奋斗。

中学毕业后,周恩来选择到日本继续求学。日本的求学生活,也打开了周恩来由异域观察故国、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新视角。

1919年4月,周恩来从日本回国,投身五四爱国运动,随后在赴欧洲勤工俭学的过程中经过深入的社会调查、与其他主义的反复比较以及不停学习与探索,他最终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信仰,认定马克思主义是唯一可以救中国的正确理论。

1921年7月,周恩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之一。

1927年担任中共中央常委起,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长达49年,就像紧紧拉住的纤绳,脚踏实地的跋涉组成的纤夫形象,周恩来总理成了人民的大管家。

终其一生,周恩来始终保持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为民族振兴、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恩来曾发自肺腑的说:“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像条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人民的衣食住行是周恩来操心最多的大事。

1960年6月到1962年9月,周恩来为解决缺粮问题耗费了心血。现存的32份粮食报表中,周恩来亲笔修改达994次之多,他精心计算修改145次的《1962年至1963年粮食包产产量和征购的估算》由于太长,被称为“哈达表”。

从各地饥荒缺粮,到煤矿工人粮食定量;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到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率,每一件关乎人民的事,都饱含着他的挂念之心和关爱之情。

周恩来曾说“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要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时时刻刻把人民挂在心上,一刻也不能忘记。”一个为人民付出一生的人,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把人民、把祖国记挂在心上,他生前郑重交代“我死了以后,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

这个把人民永远放在心上的人,把民族伟大复兴放在心上的人,已成为中华民族一颗璀璨的巨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化身,更是我们当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