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夏与青年教师谈思政课教学(12)——也谈课程思政中的“润物细无声”

作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夏永林教授 发布时间:2022-03-09 浏览次数:858

读了一篇文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看得见、摸得着,也要“润物细无声”》,强调了做“价值引领、精神塑造”的工作,“有形的”与“无形的“”都不可或缺。“有形的”往往是抓手和载体,“无形的”则是本质与内核,两者应当是“交相辉映”,其作用应当是协同的而不是分离的。

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道理,我们不仅需要在理论上弄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但我们更多的则是是需要有人把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样一种意识、理念,渗透在我们的教育当中,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我由此想起了一个过去自己在讲授管理学内容时的一个例子:

多年前,海尔的老总张瑞敏曾经讲过,他本人在海尔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更愿意做一个布道者。为什么呢?因为海尔的成长发家在于张瑞敏赤膊上阵、“抡榔头砸冰箱”;但是,随着海尔越来越发展壮大,只靠抡榔头砸冰箱是不行了。海尔的发展更需要的是制度、流程和一支具有战斗力、执行力的队伍。但这些显性的内容的背后,无不渗透着“海尔精神”。当然,海尔精神是需要有人来凝练的,这种凝练,是海尔发展几十年的实践的结果,更是需要在哲学层面的总结提炼。而海尔精神更是渗透着像张瑞敏这样的有胆识、有战略的企业家的思想。海尔精神一旦形成,就不能只是海尔高层了解,更需要把它渗透到海尔的执行层面,要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更重要的是融化。因此,张瑞敏讲的“布道者”其实一语道出了“精神层面”东西的渗透往往要比物质的影响更为艰难。由此联想到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或现象。

自从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提出之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举双手赞成的。至少在许多的问题上,专业院系、专业课教师讲任何问题的时候,也都学会了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条,不管其内心是否真的完全接受或认同,至少不会在表面上和我们思政课唱对台戏了。我曾经遇到的奇葩事就是一位名气较大的二级学院院长,直接对我说“你们的思政课本来也没多大的用处,课时又多,最好排在第七学期,上课和学生考研辅导一并讲不就得了!”这就是过去的现状。今天,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过程中,除了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下功夫之外,更多的是要在育人的环境上要下功夫,包括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问题、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协同育人的问题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的问题。通过几年来的建设,尤其是《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下发之后,协同育人的氛围和成效都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当前的课程思政建设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效果是并不一定好。因为;

第一,做课程思政究竟是为什么的问题,在许多做课程思政的人里头(有教师、有管理者、有其他类型的人员)并没有弄得很清楚。当初最初提出课程思政的时候,底线是要强调和纠正各门课程、专业课教师不要和思想政治教育唱反调。我们面对的是同样的育人对象,我们是同一条战线而非对立面,然后才上升到“立德树人”的高标准育人要求上。不少专业课教师在表达上(无论是口头还是纸面上)讲的是思政课的“思政”,事实上是对课程思政的本意不有搞清。课程思政应当更侧重的是课程育人、专业育人、教师的人格育人而不是思政概念的表达。

第二,从当前热闹的课程思政建设的表象来看,似乎大家感兴趣和关注点更多的是在申报人才项目、课程示范课程、一流课程、课题项目、发表文章、讲课竞赛以及各种评估等一切可以关于“育人名号”的各类申报上,越来越偏离了我们的育人的对象。在一些培训的引导下,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课程思政案例编写、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的展示技巧等等,从工作上来讲,只是看我们能加进去多少看似有教育意义的东西,但实际上却很难影响到我们的学生。所以,课程思政从本质上来讲必须回到课程育人上。

第三,课程思政不应当是显性思政,而应当是一种隐性思政。课程思政要做得效果好,表象的东西应当是越少的。“显性思政”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都有思政自身带有的属性和要求;而“隐性思政”则是将目的动机与表达方式有意识地做到“不统一”。试想一下,面对教育对象,天天提醒“你应当更爱国、更需要家国情怀、更要讲道德”这些表面化的说教会有更好的效果吗?从课程思政育人的本意上来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反而要比大张旗鼓的效果更好。我们当下课程思政之所以表面化、两张皮现象非常的普遍,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混淆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课程定位和育人要求上的区别。

对于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德育教育,绝不是教育者讲得越高大上、词句用得越漂亮、课程设计得越严丝合缝,听得人就会浑身热血沸腾。我听过太多的专业课教师讲“卡脖子”元素,但是几乎没有人把某个领域的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关键点、被卡的程度和目前的状况讲明白,难道我们的学生是“猴子般来的救兵”吗?好像只要一听到这些高大上的词句,本能就会反射到大脑,刺激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热情一样。其实,这些大道理对于已经成人的大学生来讲,不应当不知道或者不懂。试想一下,如果到了大学生这个阶段,对于我们课程思政所阐述的普通的做人道理都不清楚、不明白的话,那我们真的要反思我们的基础教育、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的教育的环境有什么问题,否则,一个十八、九岁、二十岁的成人,对于为什么要爱国、为什么要强调道德还不清楚的话,那不是智商有问题就是思想已经出了问题。

其实,西方国家非常怕当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韬光养晦”的策略。先是将自己存在的问题、要解决或者达到的目标弄清楚之后,瞄准这个目标扎实地工作而不是把功夫花在做在表面文章上。现在许多的课程思政仿佛是做给别人看的、尤其是给各种评委看的,而不是用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上。更为过分的事,有些人把专业改造成为思政课、或者讲是“四不像”,离我们所讲的思政课有着巨大的鸿沟。看那些所谓的课程思政示范,已经看不出是专业课了,好好的生物基因课程,生生地被改造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有些专业课教师张口就是“思政”,闭口也是“思政”,其实他自己也没有弄清“思政”究竟是什么?我是特别反对那些只会把课程思政理解为打引号的“思政”,在实际教学中跟教书育人没有丝毫关系的形式主义的东西。教育的育人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上,润物细无声和潜移默化是一个道理。当然我们说,形式的、带有仪式感的东西也是需要有一些的,但是,大量的都是表面化的东西,学生会不反感吗?试想一下,一个专业所有的课程都被表面化的课程思政“改革”了,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听到不同的老师引入的是相同的概念与内容时,这样的课程学生不反感吗?教师面对学生的时候,自己还没有张嘴,学生就能够猜到“某某东西又要讲了”的时候,作为教师不尴尬吗?

作为教育者,每一个教师都承担着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渗透着对学生的思想的引领和价值观的塑造。这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古训的基本要求。我们现在讲的人人都要思政、课课都要思,其实既背离了教育的本质,也违背了教育的规律。换一句话来讲,每一个教育者都承担着育人的责任,这种责任在教学中转化为教师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和循循诱导,而不是面对学生扔一堆“思政概念、符号”。

对人的教育、特别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时候是需要分工的,有人要唱白脸,有人要唱红脸,但是目的都是一致,“红脸”也好、“白脸”也罢,自己不能打架、自己不能互相贬低,这就像我们现在的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一样,前者是旗帜鲜明地讲思政,而后者则是在潜移默化地讲育人,最终是要做到协同育人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在建设中,脱离了育人的本质,把专业课、通识课等都讲成了思政课的的话,我们这样的教育实际上是起不到好的效果的。

现在强调立德树人、强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从政治意义上来讲,是看到了教育的本质问题,提醒我们从接班人培养的战略高度思考教育问题。但是,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却不能拿着喇叭到处在高喊“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我们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性,但是需要把这种教育的理念和要求,渗透在我们的整个教育过程中,体现在我们的教材、我们的课程设计中,而不是弄了一些表面的词儿夹着中间、贴在表面。所以,我们课程育人,绝不不应当追求的是表面的效果,而应该从长远来设计、从长远来考虑这些问题。真正的课程思政成效不是在当下,而应当是在五年后、十年后,当我们作为教师的曾经教过的学生们,在社会中摸爬滚打了之后,当他回想当年学校的教育究竟给他留下了什么时,所能想起的不仅仅只是知识和能力,他更多的想起了我们的老师们对他所进行的做人的道理的传授以及老师对他的影响,这一点甚至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曾经的知识会过时的,而那些打动人心的、入脑入心的教育可能会记住一辈子。

也许有些人会讲,这不都是“指挥棒”导引的吗?现在的一些有关课程思政的表面化的东西,的的确确与各种各样的评审、申报有关。但我认为,眼前的导引性的指挥棒必定会是暂时的,是为激发起更多的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的改革中来。随着人们对于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做法越来越成为习惯的时候,真正的“指挥棒”必定会回归到育人的本质上来,自上而下对于课程育人的而要求会越来越高、会更加的规范。

所以,课程思政的教育如同“盐”融入“汤”中一样,真正好喝的汤,不是那些夹杂着“盐粒”的汤。当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坐在一起、面对面的交流的焦点不应当局限于“思政”而是要聚焦如何协同育人。目前课程思政让专业课老师说思政,还基本上停留在课程思政的表面,狭义化了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我们得好好地感悟一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道理。